時常有個現象:烏云密布,起風,不下雨,之后是陽光普照。 雨傘,是個偉大的發明,遮雨擋光。都害怕被雨淋,傘帶在身上的人,卻少之又少。因為雨,可以看見,卻不可預見,市場風險同樣如此。 1. “市場有風險,出借需謹慎?!?/font> 未知風險,需要提醒,如天氣預告。 投行有話曰:收益越高,風險越高,兩者相互偎依。對于外行,“風險”二字,過于抽象,難以具體?!巴庑小背鼋枞吮容^單純,知道風險,卻忽略“謹慎”。 平臺做風險提示,不只是應監管要求,也是間接剔除“外行”出借人。為何有“外行”出借人?皆因此類人群,帶有賭徒性質,不能理解何為“市場有風險,出借需謹慎?!?/font> 2. 老話重提,風險偏好和抗風險能力是兩碼事。 法拉利、蘭博基尼,好多人喜歡,這是偏好。買得起,養得起,卻是少數人的特權,這是兩者區別。 自己有多少抗風險能力,心里沒點數?傾盡所有家當,放手一搏?我們不是漫威,更不是鋼鐵俠。 做到有計劃性,進行科學配置,為何說資產配置重要,道理在此。如此放手一搏,跟賭徒無疑。 所以,P2P平臺做風險提示,不是單純地告訴出借人,這里有風險。而是讓出借人自行判斷,這種損失,自己是否扛得住。真正熟悉行業的出借人,會謹慎選擇。魚目混珠的投機客,自然在雷潮后,心生恐慌,自行退出。 出借人在挑選平臺,或出借前,應先考慮自己是否熟悉行業,風險認知有多少。這樣才能做到有計劃,合理配置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