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常有個現象:烏云密布,起風,不下雨,之后是陽光普照。 雨傘,是個偉大的發明,遮雨擋光。都害怕被雨淋,傘帶在身上的人,卻少之又少。因為雨,可以看見,卻不可預見,市場風險同樣如此。 1. “市場有風險,出---借需謹慎。” 未知風險,需要提醒,如天氣預告。 投行有話曰:收--益越高,風險越高,兩者相互偎依。對于外行,“風險”二字,過于抽象,難以具體?!巴庑小背?-借人比較單純,知道風險,卻忽略“謹慎”。 平臺做風險提示,不只是應監--管要求,也是間接剔除“外行”出--借人。為何有“外行”出--借人?皆因此類人群,帶有堵圖性質,不能理解何為“市場有風險,出--借需謹慎。” 雷-潮是不-良平-臺-自-爆,淘汰一批打著P2P旗號的馬扁子,底下是踩雷者默默離開行業。初期P2P網--貸市場,極度不理性,加上門檻低,出--借人魚龍混雜。高--息、高--利、涌入一大批羊毛黨,還有投--機-客,把P2P平臺當成堵-場。為何暴--雷平臺以高--息--利--誘,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。 投--機--倒--把,詞義上,帶貶義。這些不是真正的出--借人,僅是P2P有利可圖,便帶著資金殺入市場。沖進來一批這樣的投-機--客,不辨是非,只看高--息出手,馬扁子能不看中P2P這塊“風水寶地”嗎? 2. 老話重提,風險偏好和抗風險能力是兩碼事。 法拉利、蘭博基尼,好多人喜歡,這是偏好。買得起,養得起,卻是少數人的特權,這是兩者區別。 自己有多少抗風險能力,心里沒點數?傾盡所有家當,放手一搏?我們不是漫威,更不是鋼鐵俠。 每看到高-息--高--利,返--現--金,不做考慮,調動所有資--金,甚至不惜套--現,持重--倉,天天蹲守,期待平-臺安穩渡過。一旦平臺有負面消息,則惶惶不可終日。 做到有計劃性,進行科學配置,為何說資產配置重要,道理在此。如此放手一搏,跟堵圖無疑。 撈一把,貝兼到,重--倉,回-款,易有快感。人,最怕貪-念。一回生,兩回不見得就熟。再入重-倉,再-搏。常在路邊走,哪有不濕鞋。踩--雷,爆了,平臺老板卷--款跑--路,投--機--客--傾--家-蕩-產,欲哭無淚。 所以,P2P平--臺做風險提示,不是單純地告訴出--借人,這里有風險。而是讓出--借人自行判斷,這種損失,自己是否扛得住。真正熟悉行業的出借人,會謹慎選擇。魚目混珠的投機客,自然在雷潮后,心生恐慌,自行退出。 出借人在挑選平臺,或出借前,應先考慮自己是否熟悉行業,風險認知有多少。這樣才能做到有計劃,合理配置。
|